第865章 毕瑞豪捐款十万,曹伟兵口无遮拦(1/2)
早上时间,就已经变了天,东洪县的天空被厚重的云层压得很低,空气中有些闷热。当毕瑞豪将那张写着“赞助十万元”的意向书轻轻推到我面前时,钢笔尖在宣纸上留下的墨痕还未完全干透,墨香混着他身上淡淡的檀香,在略显压抑的空气里弥漫开来。
我握着茶杯的手指微微收紧,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多年前,那时整个安平乡为了筹措十万元资金,作为乡党委书记的张叔几乎跑断了腿。他在各个部门之间来回奔波,磨破了嘴皮,甚至在一些领导的办公室外一等就是大半天。那些低声下气的求情、激烈的谈判场景,此刻如同老电影般在脑海中一一浮现。而眼前这个西装革履的毕瑞豪,不过是轻描淡写地一句话,就承诺了这笔足以改变许多事情的巨款。
曹伟兵看热闹一般的探出头,眼神中满脸的不相信,是啊,10万块钱,这真真正正的可以称为一笔巨款。曹伟兵道:“毕百万不愧是毕百万啊,这10万块钱放在银行吃利息,一年下来就是1万块钱,要是贷款给私人,那1万5也不是没有可能啊。”
毕瑞豪突然轻笑出声,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胸前领带的领带夹,说道:“曹县长,看玩笑了啊,那里有什么毕百万,都是在咱们县委县政府的照顾之下,率先富起来了嘛,虽然有些积蓄,但绝对不敢称百万啊。那都是社会上的群众开我的玩笑,曹县长,您是领导干部,可不敢这样啊。那时我就说过,饮水要思源。”他的话语如同裹着蜜糖的匕首,看似谦逊有礼,却让我感觉暗藏锋芒一般。
我强迫自己镇定下来,放下茶杯,清了清嗓子说道:“毕总不愧是有社会责任感的民营企业家嘛!咱们东洪县经济相对于其他各县来讲,稍显落后,落后嘛潜力也大。特别是我看咱们县的企业家的思想和观念并不落后。就比如像咱们毕总能主动提出捐助10万块钱,这充分证明您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东洪县的干部群众,是团结的。”我的声音平稳而有力,尽力展现出作为一县之长的沉稳与大气。
毕瑞豪靠在长条座椅上,身后的窗户似乎将他的身影切割成明暗两半。他慢悠悠地说道:“朝阳县长,您别这么讲,我有点受之有愧。我是东洪县人,刚才我已经汇报过,我们坤豪公司的主要业务范围就在东源市,特别是东洪县,东洪县算是我们的大本营。正所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是东洪县的干部群众成就了坤豪公司,我们公司在这个时候肯定也要回报东洪县的父老乡亲。自古以来修桥修路都是行善积德的好事,说句不该说的,没有这件事,也没有我们向政府表示感谢的机会。”他的语气诚恳,说出了一个让人无法拒绝的理由。
我心里清楚,像毕瑞豪这样在商海沉浮多年、依靠东洪县发展起来的企业家,在政府各个部门之间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他的人脉网络如同一张巨大而细密的蛛网,渗透到东洪县的各个角落。对于这样的人来说,恐怕大桥出事之后,不少人会主动的向他说起这事,所以毕百万知道桥出了问题,我是一点也不意外。
毕瑞豪似乎察觉到我的思绪,身体前倾,神色认真地说道:“哦,朝阳县长,忘了汇报啊,平水河大桥这件事我已经知道了。出了这事,我们可不能袖手旁观。作为民营企业家,是应该肩负起社会责任啊,事情发生后,我们就得积极面对,妥善解决。作为民营企业家,我有一个感慨,身为东洪人,长在东洪、吃在东洪、住在东洪,东洪的脸面就是我们的体面。大桥出问题是大事,我们希望政府能尽快处置好,把坏事变成好事。不然,这事要是传出去,对东洪的形象有影响,对整个东洪的干部队伍有影响,对我们这些做生意的人也有影响。”他的话语掷地有声,言语之中真的是在为东洪县的未来担忧。
我点头回应:“是啊,大家的目标都是一致的,就是要尽快恢复道路畅通,让东洪县的高标准公路真正发挥出巨大作用。”
原本计划五分钟的会谈,整整持续了20分钟。当我与毕瑞豪等人告别后,急促的脚步声在走廊里回荡。我脚步匆匆地带着刘超英、曹伟兵和水利局的韩冰局长等一行多人,朝着东投集团赶去。
正打算上车,这个时候,县委书记李泰峰走了过来,让秘书周炳乾小跑两步拦住了车,看到泰峰书记走过来,众人马上下了车。
泰峰书记依然是精神抖擞,说道:“朝阳县长啊,这次去东投啊,我嘱咐你几句啊,辱国不能丧权,东洪县现在是财政紧张,但我们要往后看啊,51%的股权比例必须在咱们手上,东投集团的占比不能超过一半,不然的话,这水费以后多少钱,都是他们说了算,以后大家都将陷入巨大的被动之中啊。当然,这是我的个人意见,算不上工作指示。请你和同志们,慎重斟酌。”
我马上点头道:“书记,您放心,我也考虑了,困难是暂时的,51%的股权比例,也是县政府开会初步确定的,但估计谈判会很难,不过我们会坚守住底线。”
李泰峰面色凝重的看了众人一眼,说道:“同志们,一定要以东洪县的群众利益为重,拜托了。”说完之后主动伸出手,与大家一一还握了手,
齐晓婷和杨伯君一同随行,坐上了那辆黑色的随行轿车。曹伟兵、刘超英和我坐在一起,司机谢白山一脚油门踩下去,车子如同离弦之箭般飞驰而出。刘超英坐在座位上,身体随着车子的颠簸微微晃动,旁边伸手抓着车上的扶手,略显局促不安,不时叮嘱:“小谢主任啊,时间虽然紧,但安全是第一位的。”
曹伟兵翘着二郎腿,满脸不满地说道:“超英县长,这都怪你!领导马上都要走了,你还拉着毕百万跑到朝阳县长的办公室。说了20分钟才谈完,不就是捐10万块钱吗?直接捐了就是,何必大张旗鼓地来县长办公室。你又不是不知道,这东投集团的人,脾气都怪啊。”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嘲讽和不耐烦。
刘超英瞪了他一眼,没好气地说:“伟兵县长,你口气可真大,感觉10万块钱在你眼里就像10块钱一样简单。你要是觉得这10万块钱不算什么,那你也给朝阳县长捐10万当见面礼啊。”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倒也是打趣斗起嘴来。
曹伟兵依然坚持:“别说10万,就是100万、1000万,只要有需要,我都捐!给朝阳县长捐款,就是支持东洪县的工作,东洪县发展好了,我们这些领导干部不也受益吗?”他拍着胸脯,一副财大气粗的模样。
我哼笑一声:“伟兵县长,别说10万了,1万块钱我都不会让你捐。这样吧,今天中午吃饭估计要花一两百块钱,咱们请水利局和东投集团的人办事,不能寒酸。你就把这100块钱的饭钱出了吧。”我故意调侃道。
曹伟兵连忙摆手,说道:“哎哎哎,算了算了,百八十块钱的,还找我这个副县长要,说出去多丢人。”
我马上回应:“怎么,你连10万块钱都舍得提,胸毛都拍掉了,怎么掏100块钱却舍不得了?”
曹伟兵尴尬一笑:“说十万八万的,那是吹牛话,反正我也拿不出来。这一百两百的,你们谁拿不出来呀?朝阳县长,你不可能连100块钱也拿不出来吧?”车内的众人听了,不禁都笑了起来。
我接着问:“毕百万厉害啊,能在咱们县挣到这么多钱。这个毕瑞豪以前就是做农资生意的吗?”我的好奇心被勾了起来,想要了解这个神秘的毕瑞豪更多的过往。
曹伟兵探着头,仿佛在分享一个惊天大秘密般说道:“朝阳县长,这个毕瑞豪原先不叫这个名字,你别看他瑞豪瑞豪跟个香港大老板一样,他的真实名字叫毕瑞好,好坏的‘好’。这毕老板以前是计划委员会的干部,还当过科长。当时我在副主任,不知道什么原因就辞职了。超英县长,你知道这事吗?”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八卦的意味。
刘超英年龄稍大些,对过往的事情记忆更加深刻,他也是来了兴趣,说道:“那个时候,他在计划委员会农村经济科当科长,权力很大啊。后来听说是和领导闹了些别扭就辞职了。辞职之后,好像去了广东,之后又跑去了云南。据说在那边和人合伙开磷矿,还倒腾化肥。咱们县农业生产资料公司也卖化肥,但是同样的化肥,人家价格低、服务好,直接送到农户家里,结果把县农业生产资料公司都给干废了啊,公司所有人员连工资都发不出来。刚开始的时候,县里还给大家摊派过销售任务,但后来发现乡大院里面到处都是化肥,根本卖不出去。最后,要不是各村的村干部给县里面、乡里面站台,县里差点被县农资公司拖累。”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感慨和无奈。
我继续问:“那现在农资公司的人都干什么去了?”
刘超英摇摇头:“都到各乡镇农机站帮忙去了。没办法,人家毕百万拿到的是第一手货源,相当于从矿上拉出来生产后,就直接卖到东洪县。据说现在除了东洪县,东原其他各县也都有毕老板公司的业务。”
我点了点头:“这就是市场经济啊!为什么现在很多人反对市场经济,特别是一些国有企业的干部?一旦完全放开,同等条件下民营企业就是比国有企业有优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