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游戏公司?这分明是科技巨头 > 第815章 一年两次那也能叫航天?

第815章 一年两次那也能叫航天?(1/2)

目录

身为月球基地计划的总工程师,田镜山对于这件事情还是挺犯愁的。

他知道计划太激进了不好。

根据他过往的人生经验和科研经验。

他认为制定计划的时候不能太大胆、太激进。

可是在追月公司的这几年,他又觉得计划如果不够大胆、不够激进。

那计划就会赶不上变化。

现在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听着其他专家教授探讨着到底一年该进行几次的载人登月计划,田镜山一会儿觉得这边说的有道理,一会儿又觉得那边说的有道理。

这一刻,他还是挺希望陈腾能给他拿主意的。

不过在通过中继卫星进行沟通之后,陈腾将皮球踢了回来。

“田院士您是专业的,您觉得怎么做计划长期来看是最正确的,那就怎么做。”

陈腾哪里知道一年发射两次合适,还是一年发射四次合适呀?

他请专业人士来干活,不就是希望能通过这些专业人士的计算,来制定出最合适、最正确的计划吗?

见皮球被踢了回来,田院士还是头痛。

以前的很多事情,他都能摸着石头过河。

其他国家的石头,还有华国上个世纪一些科学巨人留下的石头。

这些,都能帮助田院士摸着石头过河。

可是现在随着追月公司的发展渐渐到了世界前沿,甚至超出了前人的设想。

前面就基本上没有什么经验可以借鉴了。

尤其是造月球基地这种事情。

前人虽然对此有所设想,但是并没有太过深入的设想。

毕竟当时的环境连裤子都不一定穿得起,想着登上月球造月球基地,颇有些痴心妄想。

“呃……要不这样吧,我们看看陈总他们在天上的进度,目前来看他们比我们当初制定的计划快很多,但是到底能快多少,我们是不是还得看看?”

一个字,拖。

反正现在才2019年。

2020年的计划,晚一点做出来也行。

在会议室内各执一词,进行争吵们的专家教授听到田镜山的这句话,也都暂时偃旗息鼓。

“也好,就让陈总他们的高效率来为我佐证。”

大部分人的想法,与说话的这位一模一样。

他们喜欢拿一些事实来作为自己讲话的依据。

如果天上的进度和他们预估的差不多。

那岂不是证明他们做出的计划是正确的?

于是这场会议,在拖字诀的力量下暂时解决。

田镜山总算松了口气。

天上的进度化作一份份的报告和图片,通过中继卫星传输到了蓝星。

一切的进度,都比他们想象当中要快。

第二十天的时候,陈腾等人就利用月球上的月壤建造出了位于地表的月球“基地”。

之所以要给这个“基地”打上引号,纯粹是因为这个“基地”目前只是一个空架子。

没有地下临时基地建立的水循环和氧气循环,也无法防辐射、防极端温差。

第三十天的的时候,地表基地的水循环和氧气循环,具备一定的防辐射、防极端温差的能力。

一个月的时间,进度依旧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每一份报告、每一张图片和每一次内部传输回来的画面,都在证明月球基地的发展速度之快。

其中的一部分信息,追月公司也会发到网络上去向网友们展示进度。

从这些画面当中,网友们无法看出追月公司的技术含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