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章 勇战争当先(2/2)
“喏!”军使纷纷应诺,随后拿着军令文书与令牌,向着四面八方而去。
游骑率先奔出,绞杀金军探骑,随后大军变阵,最前方的东平军速度又快了几分,向着战场开去。
萧恩前方两里外,他已经能看到孔字大旗与邵字大旗迎风招展,东平府叛军的七千余兵马已经近在眼前了。
就当萧恩指挥着坐在大车上行军的甲士下车列阵时,刘淮这里却得到了一个意料之外的消息。
“报!辛将军已经带着数百天平军与东平贼交战。”军使仿佛也有些惊愕:“辛将军让俺来报给大郎君,说耿节度亲率精锐兵马埋伏金贼左相纥石烈良弼,此时必然已经交战,望大郎君速速接应。”
听罢这番话之后,不仅刘淮有些发懵,就连一旁的陆游也面露惊疑之色:“刚刚辛五郎不是说耿节度已经往大宋去了吗怎么又成了埋伏金贼了”
刘淮只是略微思量,就立即下了决断:“不管这些了,既然辛五郎已经与贼人开始厮杀,咱们又如何能看着再次传令给萧恩,一刻钟后,我就要看到他发动进攻!”
军使连忙应诺。
此时,身处第三锋的员琦看着军使往来,游骑厮杀,不由得心中暗暗焦急。
与所有政治势力都一样,刘淮麾下,或者说以忠义大军与靖难大军为根底的整个山东东路义军势力,同样有着新旧之分,主客之争。
山东出身之人会觉得山东乃是山东人的山东,你们一群宋国南人指手画脚什么
宋国出身之人会觉得你们山东年年起事不绝,什么时候能成事了还不是大宋的魏公与刘大郎来了,方才能有点成果
当然,政权的急速扩张足以掩盖这些小事,但对于员琦这种新附之人来说,再小的事情压在头上都会成一座山。
更为关键的一点在于,汉军终究是以山东义军为根基的,高阶军官基本上都是山东本地出身之人,员琦就算有张孝祥的提携,却也很难迅速升任一方大将。
以往在宋军中,员琦还可以凭借悍勇,独占鳌头,脱颖而出。
别的宋军只敢远远射弩放箭,而员琦敢于率军近身肉搏,属于不可替代之人,自然能获得重用。
但汉军之中敢于肉搏的精兵悍将可是太多了。
出头是真的太难了。
员琦在宋国时已经到了统制官一级,来到山东之后,虽然还保留着统制官的地位,麾下却并没有什么兵马,直到亲自攻下几个豪强庄园,并且击败了几股地主私兵之后,麾下才分配到六百余降兵。
此时员琦就率领这些庄户,跟随着王世隆一起行动,名义上是副将之一,但实际上就是打下手的裨将。
然而员琦还是有上进心的,所谓天上不会掉馅饼,机会还是得靠自己争取,当即向王世隆请战。
面对员琦的请战,王世隆皱了皱眉头,却终究没有对这名外将说重话:“员三郎,今日的大战是迭次进发,一阵接一阵的冲击敌阵,直到将金贼碾碎。这不是说都统郎君不愿意把大军一齐派上去,而是这个地形上,根本没办法展开大队兵马。”
说罢,王世隆看到最前方战争锋线处旌旗招展,喊杀声也随之响起,连忙派遣游骑与军使继续上前探查,并与前方将领作交流。
一番忙碌完之后,王世隆发现员琦依然在身侧,不由得皱眉以对:“员三郎,今日谁都逃不了临阵厮杀,却是要有序上前,我说的还不够明白吗”
员琦默默点头,随后还是缓缓说道:“王将军,末将明白今日大略,却还是想要请战。因为末将的兵马全都是新附之人,如果不让他们上阵厮杀一场,莫说军中依旧没有信任,就算他们也是心中忐忑。而这些庄户般的兵马,却没有阵战的经验,只有平日争夺水源、田垄练出来的零碎作战本事……”
听到这里,王世隆有些恍然,却也直接不耐:“你到底想要说什么”
员琦指了指南侧的泰山余脉,其中沟壑,丘陵遍地:“末将在想,这种地方是摆不开大军的,东平军萧统制只会派遣小股兵马在彼处掠阵,既然如此,何不派遣末将从山中找一找机会呢”
王世隆想了想,缓缓点头:“既然如此,我予你令牌文书,你从山中小路,为东平军掠阵。记住,到了彼处后,要听从萧统制的军令。”
员琦大喜过望,拍着胸脯说道:“末将麾下有不少本地人,有他们带路,山东沟沟壑壑定然如履平地!末将一定……”
他还要再说什么,却遥遥望见到战场的最前端,东平军与豪强叛军厮杀的锋线处,有两三百的兵马从南侧的山中杀出,猛然杀进了东平军左翼。
王世隆一拍额头。
他都差点忘了,孔端起率领的叛军大多也是豪强私兵。
相比如阵战,他们也更加擅长小规模的零散冲突。
“员三郎,我再与你三十亲兵甲士,你带着他们一起去,要快!”王世隆迅速下了决断,并且立即意识到这是个机会,看向员琦的眼神都有些欣赏起来:“今日,咱们右军的首功说不得就是你的了!”
员琦闻言更加欣喜,若不是身在马上,说不得就要立即躬身行大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