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改装一辆小型摩托车(1/2)
对于这些细节,张伟已经无暇顾及。
夜幕降临时,他必须行动起来。
通过组织幸存者了解得知,在西北方向有个煤矿,灾难发生之际井下还有众多工作人员。
由于缺乏必要设备,目前救援工作仅能针对易达目标进行;而对较深区域,则需等专业装备到达后再启动。
不过张伟却不用依赖传统方式。
趁着黑夜,他前往此矿区后很快就掌握了井下生存者的具体人数与位置信息。
于是选定距离最近处着手挖掘通道。
虽他每次只能利用空间能力吸纳有限土石量(约一个立方),但是效率远胜过其他手段。
若按常规开凿一个截面为一平方米的小洞至百米深处只需要一百次操作即可完成整个过程。
张伟持续向设定目标推进:每纳满一次空间便转身将岩石抛掷到洞外;再前进一段,重复该动作直到深入数十米长度就必须退出隧道以便处理更多移出物。
这是一种极其耗费体能的任务,更别说张伟还拖着一副假腿行动困难重重,每一次沿斜坡返回更是令人筋疲力尽。
直至曙光初现前一刻,终于打通最后关键距离。
此时张挖出的秘道离被困人员栖身处只隔着薄层岩壁了。
但不能自己完成最终破裂动作,否则容易引起恐慌甚至被当作怪物研究。
所以取用大石经调整形状变成滚圆之后送入通道底部撞击目标墙面完成爆破任务。
当上百幸存者看到新开通的路径初以为是外界救援正式抵达。
但因长时间未见到任何人身影便勇敢者先行爬上地表明明真相并高喊提醒其他人:\"出来吧,活路已通!\"
——接下来的救援情况更加紧急激烈。
随着大量军队陆续赶到现场,搜救人力逐渐充实起来。
第二天起张伟从前线撤回主要任务转换成了寻找隐藏遇难者同时搜寻食物供应各地接收点由于起初多数运送是以运人为优先因此缺少足够补给。
但如此高强度劳作没有食物补充如何维持?因此他不断往返使用能力搜集米面等干粮然后配送至所需场所。
期间也完全不再担心是否会暴露身份因为在场状况混乱没有人会追究粮食从何而来。
与此同时他也频繁参与难以察觉地点受困人员的施救活动。
凭靠特有能力凡是被定位成功的对象都能够顺利解救脱离险境。
即使经过将近两天时间,很多受创个体依旧处在昏睡状态。
当他采用独特方法迅速搬运使其置身安全环境时往往连当事人本身也不知道经历过什么。
到第三日的时候新的难题出现—药物供应不足。
军队带来部分医疗用品,面对众多伤患病患仍旧很快消耗殆尽。
而新调配又难免拖延一些时刻。
张伟想起空间里藏着台卫星电话。
原来临行时候被王兰悄悄塞给他以防不测。
某个夜晚鼓起勇气试拨其中储存在号码清单下的号码:\"喂,小兰啊,事情十万火急,请听我说。
苏伟起床后,直奔王梅家中,请她帮忙为几个孩子找些衣物。
王梅家的孩子都长大了,留下许多旧衣,全被她送了过来。
不仅如此,王梅还购置了布料,为三个孩子各做了一身新衣。
三姐两口子坚持付钱,可苏伟执意不肯收。
“三姐、姐夫,你们这唱的哪一出啊?这是送给孩子们的心意,给钱干啥呢?再说了,小云不是你妹妹吗?我是不是你妹夫呢?我给孩子的东西,为何要还钱呀?”
这一番话让老实本分的一对夫妇无言以对。
处理完这些事情后,苏伟拿出了几个铁罐子放在桌上,这让在场的人都目瞪口呆。
“晓明,带着弟弟妹妹过来。”苏伟朝最大的孩子喊了一声。
晓明不明就里,拉着弟妹们走来。
“跪下。”苏伟说道。
晓明照办,领着弟妹们跪了下来。
“磕头。”
他们按苏伟要求磕了头。
“好了,起来吧。”苏伟将孩子们扶起,接着说:“小宝,带上妹妹出去玩会儿。”
等最小的两人离开,苏伟才跟晓明说道:“晓明、还有三姐和姐夫,这三个罐子里装着的是你爸妈和奶奶的骨灰。
我当初把他们三位挖出来的时候,他们就已经过世了。
那地方不好保存遗体,我只好让他们入土,火化后装进罐子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