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荒原谍影 > 第204章 张海波命殒淡水河

第204章 张海波命殒淡水河(2/2)

目录

找了好一会儿,没有找到,两人从水中探出头来,换了一口气,相互惊恐的看了一眼。

金福华用水抹了下脸上的水滴,大声的冲郑大胡子喊道:

“胡子,你在这儿继续摸找张海波,我到下游去找一找”。

说完后,金福华没等郑大胡子同意,就顺着水流朝下游游去。

又半个小时过去了,还是没有找到张海波,大家都知道张海波活的希望已经不大了。

金福华和郑大胡子垂头丧气的上了岸。

稍稍的休息了一会儿,金福华对郑大胡子说:

“胡子,郑春那小子也不知躲哪去了。狗操的怕担责任,早开溜了。你先留在这儿,继续寻找张海波,我骑车回趟连部。给在梨花渡截木的工程团打个电话。让工程团的知青在下游帮忙打捞一下张海波,生要见人,死要见尸,要不我们无法向团里和师里交代”。

郑大胡子的答应了一声。又和另外一个知青下河去了。

金福华骑车刚进连部大院,就听见办公室的电话在不停的响着。

金福华撞开办公室的门,接起了电话。

电话是工程团打过来的,问他们26连是不是失踪了一名知青。

工程款的知青在下游截木时,打捞上来一具尸体,看穿戴像是个知青。如果是他们26连的知青,让他们派人来处理一下。

金福华挂断电话后,一下子瘫坐在了椅子上。

这位在战争年代经历过枪林弹雨,经历过无数次死亡的老军人,面对战友的牺牲,面对敌人的死亡,连眼都不会眨一下。

现在,面对一位知青的死亡。却感到极度的恐惧。

他下意识的去摸屁股后面的大烟锅子,发现大烟锅子早不知什么时候丢了。也许刚才下河救张海波时掉到了河里!

看见连部桌上的烟灰缸里,有很多烟屁股?旁边还放着一盒火柴。

他从烟灰缸里挑出一只比较长的烟屁股,点着后贪婪的抽了起来。

今天的事闹大了。刚开始拔木,就牺牲了一名知青。该如何上山去通知连长和指导员?该如何向团里师里汇报?

烟灰缸里的烟屁股快要被他抽完了,也没想出个好办法来。

正在一筹莫展的时候,突然看见26连的炊事员姚胖子,正挑着一副担子朝连队的大门口走去。

他着急的跑了出去,从后面喊住了姚胖子问道:

“姚胖子,你是不是上山去?怎么自己一个人回来了”?

姚胖子见是副指导员金福华,便放下了担子,笑着对金福华说:

“是金导啊,我还以为是谁呢!前天进山时走的急,很多做菜的调料都没带上,指导员让我再下山来取一趟,你呢?你和农机班的知青不是在靠山屯搞原木流送,怎么也回来了?昨天原木就从山上流了下来,今天留下来的量肯定小不了,你不在靠山屯守着,小心原木在你们那儿给插住了”。

金福华忧心忡忡的对姚胖子说:

“胖子,出事了!今天上午,咱们连的知青张海波下河拔木时,不小心掉到河里。我和农机班的知青打捞了很长时间,都没有打捞上来,刚才下游梨花渡工程团打来了电话,说他们在梨花渡打捞上来了张海波的尸体,我正准备进山去向连长和指导员汇报,正好碰上你了。你进山和连长指导员说一下,让他们派人来处理这件事,我还得回靠山屯盯守河道,那儿的险情还没有排除。出事以后,狗日的郑春不知道跑哪里去了,你上山赶紧通知一下李浩和邹建国”。

姚胖子听了金福华的话,大惊失色,说:

“张海波掉到河里淹死了?你们怎么让他下河呢?他一个文质彬彬的书生,哪有拔木的经验?你们这下可摊上大事了”。

金福华嫌姚胖子的话多,打断了姚胖子的话,说:

“胖子,别在这儿磨叽了,你赶紧进山向连长汇报,让他快点派人下山来处理”。

说完,他急匆匆的冲姚胖子摆了摆手。

姚胖子进山后没有多长的时间,张海波被淹死的消息就在山上传开了。

知青们扔下手中的锯子,斧子。三个一群,五个一伙聚在了一起,议论纷纷。

李浩和邹建国听了姚胖子的汇报后,大为震惊。

让通信员把26连的连排干部叫到一起。在一棵大杨树下开了个小会,讨论该如何处理这件事。

东方晓晓听到这个消息后,开始不大相信,以为是知青们在开玩笑。

后来消息越传越离谱,她半信半疑的在树林里找到姚胖子。

从姚胖子那儿得到了确切的消息后,她再也掩饰不住自己的感情,当着姚胖子和另外几个知青的面,大哭了起来。

当她听说邹建国要下山去处理这件事。便找到了李浩,向李浩提出要求,要同邹建国一同下山去。

李浩考虑到她和张海波的关系,怕她下山后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给邹建国添乱,没有同意她下山。

东方晓晓也没有再坚持。

她一个人跑到没有人的地方,又放声的大哭了起来。

张海波出事后。

山上伐木的知青把生产全停了下来,李浩也没有强求大家,他知道知青们听到这样的消息都很悲伤,没有心思再干下去。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讨论这件事。

上午还很热闹的淡水河,再也看不见一根原木往下流了,湍急的河水一下子变得乖巧湿顺了起来,

邹建国下山后。去靠山屯找到金福华,让知青把躲在淡水河下游的郑春喊了回来,心急火燎的赶到了梨花渡工程团。

张海波被工程团的知青打捞上来后,放在一个木板上。身上从头到脚盖着一块白布。

这就说明张海波已经死了。金福华不放心,走过去把盖在张海波身上的床单撩了起来,试了一下张海波的鼻息。

冲邹建国点了下头,说:

“指导员,人早就不行了,咱们把人抬回去吧”。

郑建国的脸色很难看,他没有言声,也蹲下身子看了看张海波。

见张海波双眼双目紧闭,脸色蜡黄,眼镜早不知道掉到什么地方去了。

头上被原木撞了个大口子,已经不往外流血了,脸上没有血迹,好像是工程团的知青给清洗过,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看。

邹建国叹了口气,把盖在张海波身上的白床单又重新盖在了张海波的头上。

然后找到工程团负责截木的一位连长。向工程团道了谢,然后又向工程团要了两根绳子。两个知青一组把张海波的遗体抬回了26连的大院。

把张海波的遗体抬回来后,邹建国接下来不知该做什么,他和金福华简单的商量了一下。

觉得纸里包不住火,他们必须向团里做个汇报。于是便把电话打到了农三团的团部,

团长吴光辉,政委万明听了邹建国的汇报后,他们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这件事。

毕竟张海波不是一般的知青,他是个被撤职的连政治指导员,是个有争议的知青。一旦处理不好,就会引火烧身。

两人做不了主。万明征得吴光辉的同意后,把电话打到了师部。

接电话的正是师革委会主任王实秋。

王实秋听了万明的汇报后,没有马上表态。停顿了好一会儿,冷冷的说:

“埋了,不要开任何形式的告别仪式,以后的事你们就别管了,由师政治部通知他的家属”。

还没等万明反应过来,王实秋就把电话给挂了。

万明手里举着电话,半天没有缓过神!

他放下电话后,把王实秋的意思和吴光辉讲了。

吴光辉气的大骂道:

“他妈的,还有点儿人性没有,一个指导员,就这么简简单单的埋了,我们如何向他的家属交待”?

但他也不敢和王实秋顶着干,和万明商量了一下。又把电话打到了26连,把王实秋的处理意见同邹建国讲了。最后加了一句,给张海波再好好的清洗一下,给他找一身干净的衣服换上。再去靠山屯的老乡家里买一口好一点儿的松木棺材。在伊春山的半山坡上,找一个向阳的地方,把他埋了吧,我们也只能做到这些了,千万别再发生什么事了”。

邹建国听了万明的话,沉痛的放下了电话!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