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回 创帝业李渊举兵 锄反王杨林划策(1/1)
话说太原的唐公李渊,德高望重,手下兵强马壮、将领众多。眼见炀帝外出巡游迟迟未归,天下大乱,李渊便愈发积极地整治军备,渐渐生出了逐鹿中原、谋取天下的志向。
一日,李渊召集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李元霸,以及李靖、袁天罡、李淳风、长孙无忌、长孙顺德、殷开山、马三保等一班将士,共同商议国事。李世民进言:“如今皇上无道,百姓困苦不堪,晋阳城外已然沦为战场。大人若只拘守小节,下有贼寇侵扰,上有朝廷威逼,灭亡之日恐怕为时不远。倒不如趁此良机,成就帝业,这实在是上天赐予的绝佳时机。况且太原兵多粮足,以此扫除天下暴乱,简直易如反掌!”李渊听后,沉思良久,长叹一声说道:“今日若落得家破人亡,是因你;若能化家为国,成就大业,也因你。”于是,李渊点齐众将,命他们分别驻守各门,敲响金鼓,登上大殿,正式登上王位。众将纷纷朝拜参拜完毕,李渊自称唐王,立李建成为世子,封李靖为护国军师,袁天罡、李淳风为左右军师,其余众将也各自得到封赏。李渊又任命李元霸为先锋,前去攻打长安。一路上,各关隘的守将,哪一个能是李元霸的对手?李元霸所到之处,势如破竹,无人可挡。没过多久,便拿下河西,夺取潼关,一举杀入长安。唐王下旨安抚百姓,众将都劝说唐王即刻登基称帝,唐王却道:“不可。”于是,唐王立代王杨侑为皇帝,尊炀帝为太上皇。此时杨侑年仅十岁,大权自然都落入唐王手中,这且按下不表。
再说燕山的罗艺,自从罗成离开后,心中一直放心不下。忽然传来消息,说罗成里应外合,破了铜旗阵,投降了金墉城。罗艺听闻此信,气得几乎昏死过去。他正打算兴兵去捉拿罗成,又突然接到战报,明州的夏明王窦建德,派刘黑闼为元帅,苏定方为先锋,率领大军前来进犯燕山。罗艺原本就在气头上,又听闻此消息,更是火上浇油,赶忙点兵出城迎战。罗艺一马当先,冲上前去,也不问缘由,举枪便刺向苏定方。苏定方举起画戟相迎,两人交手不到三个回合,苏定方便佯装不敌,败下阵来。罗艺见状,拍马紧追。苏定方瞅准时机,拈弓搭箭,回身一箭射去,正中罗艺的左眼。罗艺惨叫一声,拨转马头,赶忙退回城中。苏定方则率领大军,将城池团团围住。罗艺败回帅府,从眼中拔出毒箭,疼痛难忍,最终死在了后堂,老夫人悲痛大哭。这时,罗艺的义子罗春说道:“夫人不必过于悲伤,当务之急是商议正事。老爷已然去世,军中无人主持大局,倘若贼兵攻破城池,那可如何是好?如今可先将老爷的尸首火化,收拾好骸骨,小人先出城,让三军随后跟上,前往金墉城投奔公子。”夫人听后,便令家将将老爷的尸首火化,包裹好骸骨。罗春吩咐三军整装待发,一切收拾妥当。到了黄昏时分,罗春保护着夫人与众将,大开南门,杀出重围,朝着金墉城而去。刘黑闼则率领大军,顺利进城,占领了燕山,暂且按下不表。
罗春与众将保护着夫人,一路行至金墉城。罗春先进城,将此事禀报给罗成。罗成听闻噩耗,大哭一声,当场晕倒在地。秦叔宝赶忙将他叫醒扶起,随后与罗成一同出城,迎接夫人进城。秦母与罗夫人姑嫂相见,抱头痛哭。罗成在府中为父亲举办丧事,对一同前来的众将,也都妥善安排任用。之后,又择日将罗艺的骸骨安葬,这也暂且按下不表。
且说登州的靠山王杨林,听说李渊夺取了长安,天下大半已被反王占据,心中十分忧虑烦闷。于是,他即刻进宫朝见炀帝,一同定下计策,打算剿灭反王。杨林发出十八道圣旨,召集天下反王以及各路势力,不论来自哪个州府、哪个国家,都齐聚扬州进行演武。按照规定,反王中有武艺高强,能夺得状元的,便立他为反王之首,此后必须年年向朝廷进贡。杨林定下这个计策,目的是让众反王齐聚扬州后,先自相残杀一番,消耗掉一半实力。他事先在教场中埋下西瓜火炮,并用竹筒引出药线,待演武结束后,点燃药线,引爆大炮,这样又能打死大半反王。其余侥幸逃脱的,等他们进入扬州城,便从城上放下千斤闸,再将他们砸死一半。即便还有逃脱的,杨林与他的继子殷岳,此人也有一身不凡的本事,会率领一支兵马,埋伏在龙鳞山,进行拦截剿杀。宇文成都则率领大军,保护炀帝在西苑。圣旨一下,各处反王、各路势力以及其他州府、国家的人马,纷纷朝着扬州赶来。
靠山王杨林听闻沱罗寨的伍天锡武艺高强,便派人前去聘请他,让他镇守天昌关。要求各路反王都必须在关前进行考武,考中武举后,方可进关去争夺状元。伍天锡接到邀请,十分高兴,说道:“我正打算前往扬州,没想到竟有这样的机会,这昏君迟早要死在我手里。”他赶忙点齐兵马,前往天昌关,等候各路反王的到来。
各路反王抵达天昌关,正准备进关,只见一员红面黄须的大将,站在关前高声喊道:“各位反王听好了,我伍天锡奉靠山王的命令:如有将士能在我马前抵挡三个回合,就算考中武举,便可进关争夺状元;若连三个回合都抵挡不住,就休想进关!”众反王听了这话,都在关外扎下营寨,商议对策。这时,李子通的元帅伍云召上前说道:“各位王爷,这天昌关的守将,是我的兄弟。明日就让小将前去与他说情,他定会放我们进关。”众反王纷纷说道:“此计甚妙!”
第二天,伍云召率领众反王来到关下,军士赶忙进去通报。伍天锡得知后,手持混金铛,开关出城。他看见伍云召走在前面,众反王和众将跟在后面,便问道:“哥哥也来考武举吗?”伍云召回答:“正是。我听说扬州开科考状元,兄弟你为何听信杨林的安排,在此考武举呢?”伍天锡说:“哥哥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怎会不明白其中缘由?但我在此考武举,实则对众反王有益。哥哥进考场时,一定要多加小心,场中之人不怀好意。你速速与众王进关,见机行事。”众反王听了,十分高兴,便与伍云召及诸将一同进关,来到扬州,都在城外扎营安歇,暂且按下不表。
再说李元霸征讨西番归来,进宫朝拜父王。他问道:“哥哥秦王去哪里了?”唐王回答:“他前往扬州考武去了。”李元霸说:“既然如此,我也要去考武。”唐王叮嘱道:“你去了切不可生事。”李元霸应道:“知道了。”于是,他带着四名家将,日夜兼程,赶往天昌关。忽然,有几位反王前来迎接,李元霸问道:“你们为何还在这里?”众王回答:“千岁有所不知,众王先来的,早已进关了。我们来晚了几日,所以还在此处。如今在天昌关有一位主考官,要想进入武场,必须在他马前抵挡三个回合。能抵挡得住,就算考中武举;抵挡不住,性命堪忧。”李元霸说:“竟有这等事!待孤家先去考过,然后各位王兄再考。”话还没说完,突然走出一员大将,名叫梁师泰,此人金脸红须,手持双锤,勇猛无比,是李元霸的开路将军。他上前说道:“千岁爷暂且慢行,待末将先去与他较量一番,再做打算。”李元霸说:“既然如此,你先去吧。”这一去究竟结果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