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漕影浮沉(续)(2/2)
毒鳞的蛇瞳骤然收缩,显然没想到眼前的老夫子竟知晓自己的来历。他狠下心自断手腕,将带钩的手掌甩向苏晚晴,自己则借水煞傀儡的身体阻挡,迅速退向运河。林秋白正要追击,却被父亲拦住:“别追,他的目标是引我们离开总舵——雷峰塔方向有异动!”
众人跃上总舵顶楼,只见西北方的天际线泛着诡异的紫光,雷峰塔的轮廓在紫雾中扭曲,塔尖的宝葫芦隐隐透出赤蛇虚影。玄玑子的星盘“当啷”落地:“不好!霍天阔虽死,但他提前启动了‘血煞归位阵’,现在雷峰塔的地宫正在强行开启!”
苏晚晴看着自己掌心的玉牌,原本温润的莲花纹此刻灼如烙铁:“地宫钥匙在我身上,对吗?霍天阔之所以没杀我,就是要等我靠近雷峰塔,让圣女血脉与初代圣女的魂魄产生共鸣。”她望向林秋白,眼中闪过决绝,“师兄,我们现在就去雷峰塔,不能让血煞始祖借地宫复苏。”
四人在运河边找到一艘快舟,船桨划破水面时,苏晚晴忽然想起方才毒鳞临死前的狞笑:“主上早就恭候多时了,雷峰塔的地宫,可是为你们准备的棺材!”她摸着发间残缺的金簪,突然明白,所谓“圣女归位”,从来不是救赎,而是血煞盟精心策划的献祭。
子时初刻,雷峰塔的青砖在紫雾中渗出鲜血。林秋白握着从漕帮总舵取出的青铜灯台,灯芯竟自动燃起金色火焰,照亮了塔内螺旋石阶上新增的血咒——每道咒文都在吞噬过往香客的功德印记。当他们登上第四层时,壁画上的飞天仙女突然睁开赤红双眼,衣袂化作赤蛇扑来。
“这些是被血煞之气污染的壁画精魂!”林墨痕的临渊掌拍出金色掌印,“秋白,用天机卷的‘净世咒’!”林秋白展开玉匣,天机卷的金光与苏晚晴的玉牌遥相呼应,壁画上的赤蛇纹路纷纷崩裂,露出底下隐藏的真容——竟是初代圣女苏寒音与血煞始祖同归于尽的场景。
地宫入口在第七层的佛像背后,青铜门上的莲花纹正在滴血。苏晚晴刚将手掌按上去,门内突然传来万千怨魂的哭号,她的脑海中闪过无数陌生的记忆:寒潭底的玄冰棺、雷峰塔地宫的水晶棺、还有母亲在临终前刻在她灵魂深处的警示——“晚晴,若见雷峰塔倒,便将金簪插入心口,莫让血煞借你重生。”
“晚晴!”林秋白看见她鼻出血,急忙扶住她摇晃的身体。苏晚晴却突然笑了,指尖划过他手背的剑伤:“师兄,你记得吗?小时候我练剑摔断胳膊,你背着我爬了三个时辰的山去找郎中,路上还说‘晚晴别怕,师兄的背就是你的剑’。”她转头望向父亲,“父亲,当年母亲把我交给师父时,是不是也像你现在这样,怕得连剑柄都握不稳?”
林墨痕别过脸去,喉结滚动:“你母亲临走前说,晚晴的血是临渊阁最后的钥匙,但钥匙不该用来锁门,而该用来开门。”他突然抽出腰间长剑,正是当年与霍天阔决战时折断的“临渊剑”,“现在,我们就用这把断剑,劈开血煞盟的百年骗局。”
青铜门在圣女血与临渊剑的共鸣中开启,地宫深处的景象让众人倒吸冷气——九根刻满血咒的石柱支撑着穹顶,中央水晶棺中,初代圣女苏寒音的遗体正悬浮在血池之上,她的胸口嵌着一枚跳动的赤红色心脏,正是霍天阔日记中提到的“血煞之心”。
“小心!”玄玑子突然推开林秋白,一支淬毒弩箭擦着他咽喉飞过,钉在地宫石壁上发出滋滋声响。毒鳞的身影从阴影中走出,他的左臂已被血煞之气侵蚀成蛇形,手中握着的,正是从霍天阔尸身取出的血珠。
“临渊阁的蝼蚁们,你们以为毁掉漕帮分坛就赢了?”毒鳞的蛇信子吐出老长,“主上在雷峰塔下埋了三百斤炸药,只要血煞之心与圣女血脉融合,整座地宫就会坍塌,把你们和初代圣女的魂魄一起埋进十八层地狱!”
苏晚晴看着水晶棺中与自己七分相似的面容,终于明白为何母亲宁可牺牲自己,也要将她送出寒潭——苏寒音的魂魄早已与血煞之心共生,若她的圣女血脉被激活,只会成为血煞始祖重生的容器。而霍天阔和毒鳞,不过是这盘大棋中的棋子。
“师兄,父亲,玄玑师伯。”她突然取下金簪,将断簪与玉牌放在林秋白掌心,“还记得在寒潭时我说的吗?临渊阁的弟子,从不单独苟活。”未等众人反应,她已纵身跃入血池,玉牌的金光与血煞之心的红光在池中炸开,形成阴阳交汇的漩涡。
“晚晴!”林秋白的怒吼混着地宫的轰鸣。他看见苏晚晴的身影在血池中渐渐透明,却又在金光中重新凝聚,发间竟长出与苏寒音相同的莲花金簪。而毒鳞手中的血珠,此刻正疯狂颤动,将他的身体扯向血池。
“以临渊圣女之名,封!”苏晚晴的声音带着不属于她的威严,她的手掌按在血煞之心上,金红双色的光芒顺着地宫石柱蔓延,三百斤炸药的引线竟在光芒中化作飞灰。毒鳞发出不甘的嘶吼,身体被血煞之心的反噬撕成碎片,唯有那枚赤蛇令牌,缓缓沉入血池底部。
当地宫恢复平静时,苏寒音的水晶棺轻轻落在血池边缘,棺盖自动开启。苏晚晴跪坐在棺旁,发现外祖母的掌心刻着与自己相同的胎记——七瓣莲花中央,盘踞着一条沉睡的赤蛇。原来圣女体质从来不是诅咒,而是临渊阁与血煞宗百年前达成的共生契约。
“晚晴,你看。”林墨痕捡起从苏寒音尸身上飘落的绢帕,上面用金线绣着:“雷峰塔倒,血煞重现;圣女归位,阴阳两全。”他终于明白,初代圣女从未想过彻底消灭血煞,而是希望后人能在光明与阴影的平衡中找到生存之道。
黎明的第一缕阳光穿透地宫,苏晚晴看着掌心重新温润的玉牌,忽然听见远处传来孩童的笑声——三十七名被救的孩子,正在塔外的西湖边追逐着早开的莲花。她转头望向林秋白,发现他正凝视着水晶棺中苏寒音的金簪,那截断簪不知何时已被修复,莲花瓣上还凝着一滴未干的血珠。
“师兄,你说江湖是什么?”她忽然问道。
林秋白望着地宫顶端逐渐散去的紫雾,想起师父临终前的话:“江湖不是刀光剑影,是千万个像晚晴这样的人,愿意在黑暗中点亮一盏灯。”他笑了,伸手替她别好金簪:“江湖啊,就是我们走过的每一步,都是为了让后来的人,能走得更安稳些。”
漕帮的风波至此落幕,但雷峰塔地宫的秘密才刚刚揭开。当四人离开地宫时,发现塔外的紫雾已化作细雨,洗净了千年佛塔的每一块青砖。苏晚晴摸着发间的金簪,忽然明白,圣女的使命从来不是牺牲,而是传承——传承初代圣女苏寒音的勇气,传承母亲阿璃的温柔,更传承临渊阁“以心御剑,守护众生”的信念。
运河的水依旧向东流去,载着漕帮的兴衰,载着血煞盟的阴谋,也载着四个背负使命的身影,向更广阔的江湖驶去。在他们身后,雷峰塔的钟声悠然响起,惊起一湖白鹭。那些在漕影中浮沉的故事,终将化作江湖传说的一章,但属于林秋白与苏晚晴的传奇,正随着朝阳的升起,翻开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