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何曾共 > 第41章

第41章(2/2)

目录

另一人道,“京城部尉管还有奏禀,说先前已将开阳府中武师扣押起来,逐一询问。那些人都说人犯确实和殿下相识,前些日子一直在开阳府中学习弓马骑射,殿下也曾叫人按着他的身量,去找几件合身的侍卫衣服。”

齐帝尚未答话,随驾侍郎为官多年,早明白其中微妙。若刘天声当真是居心叵测,图谋不轨,只消把他当谋逆重犯处置,同谋嫌犯该抓的抓,该判的判,事情办起来倒还容易。但以开阳府中人证所说,那少年倒有**成是冤屈致死。但眼下人已死了,来认尸的也抓了,若按律例放人,一旦张扬出去,非但大削皇家脸面,更有草菅人命之嫌。想来那京城部尉管也是也为此事两难,所以赶紧呈报上来。听候裁夺。

他心中转念,跨步向前,向齐帝道,“陛下,下官愚见。那少年乃前燕贱民,攀附皇族,已然非善。当日丁统领也只虚言恫吓,他竟自己寻了短见,可见也有畏罪之心。此事颇有蹊跷,若要查个水落石出,还须向三殿下仔细查询。只是殿下伤势未愈,他重情厚义,得知人犯毙命,必然心中不安,恐怕于身体有损。不如等殿下伤愈安康了,再细加询问。倘若那少年当真无罪,陛下恩典,到时候放他母亲回去,再将他厚葬,也就是了。不知陛下以为如何?”他这一招原是缓兵之计,永敏的伤势恐怕还要过十天半月才能痊愈,这段时日刘母被关在牢中,自然就有做手脚的余暇。

齐帝岂会不知那侍郎用意,只是此刻他心中只有永敏的伤势才是头等大事,道,“此事便由你去办理,等永敏的伤好了些……”一句话还没说完,又有太医慌张跑过来,人还没到跟前,话已经到了,“陛下,陛下,殿下他……”

齐帝惊道,“永敏出了什么事?”

那太医走得急,喘了半天大气,才道,“不,不是。陛下才走,殿下在软榻上躺了不到一刻,就闹着要下来,说是,说是要回开阳府呢!”

齐帝道,“胡闹。他伤才好些,怎能说走就走。”

太医道,“下官也是这般劝说的,只是殿下不听,还说,还说……”

齐帝道,“还说什么?:

太医道,“殿下说,他不回去也成。只要把何大人,还有开阳府那些人全接进宫来,他就不回去了。”

齐帝怒道,“更胡闹了!这些人怎么能进宫!”

那太医唯唯诺诺,不敢接口。

齐帝以手击额,心知这小儿子从来无法无天,不受管教,昏迷不醒时固然叫人担心,一旦醒转闹将起来可更令人头疼。他想了半天,才道,“现在永敏要是回开阳府,伤势可会有反复?”

太医道,“三殿下的伤是脑后瘀肿,眼下既然醒转,就是瘀血渐渐化去,只消调理得当,理应不会有所反复。”

齐帝道,“那就是可以回去了?”

太医小心翼翼地道,“若殿下肯安心在宫里养病,自然是以不移动为妥。只是眼下他执意出宫,若继续闹下去,只怕反生害处。”

齐帝听了也是无法,又想想适才永敏的样子,确实也不像有什么大事,只得向那侍郎道,“你去命人准备车马,送他回去。”又向那太医道,“你们也去开阳府中照料,不得有失。”

诸人各自领旨退下,齐帝正要折返宫中,却见永敬不知何时侍立在旁,道,“永敬,有什么事?”语气中已有几分不耐。

永敬恭敬道,“儿臣见三弟安好无虞,十分欢喜。只是想到父皇为此这几日寝食难安,心中挂怀。还往父皇能以天下为念,自己多加珍重。”

齐帝叹道,“永敏若有你一成懂事,朕也不必如此辛苦。你也早些回去,有什么事,明日再议吧。”说完转身走了。

永敬一直等齐帝走远了才抬起头,眉间深有忧色。他当日目睹刘天声自尽,齐帝下令追责,立时想到苏远芳必受牵连,只是当时身在城外,又没信得过的属下回去传讯。入京之后,他即刻安排人手开阳府中盘查,自己留在宫中看顾永敏,心想无论是开阳府中武师作证,还是永敏恢复神智,说出实情,一切便能水落石出。因此一听说部尉管处有了消息,便急忙赶来,本想婉言劝齐帝放人,却被那侍郎抢先一步,如今圣旨已下,只能再另行设法相救。</p>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