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皇上门口偷听(2/2)
不可置否,如果一开始简书说他来武都只是为了不让他殉国,那么他会更加痛恨简书,在青城山时会想尽一切办法杀了他,也不会知晓后面这些事情。
亡国不只是他治国无妨,而是他云国成为了众矢之的。晋国、陈国,南蜀,甚至皇叔都在想要瓜分他的国家,“你多久发现皇叔有此想法的?”
“我三番五次上谏,让你将衢州辖境收回来,但你都放任了,你不是对什么事情都不信,怎么就偏偏信了顼王。”
沉默不吭声的顾绪之只是盯着简书,他不是信皇叔,只是将怀疑的对象搞错了,有了比较,皇叔就不值得被怀疑了。
“当初弹劾你的人有多少?”
简书眉眼一耷拉,在铺着的纸上写了一句孝经——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呼。
“如果你不信他们就好了。”简书写完《孝经》的第一句后委屈地说,“你以前都信我的。”
的确,年幼时,顾绪之对简书说的每一句话都深信不疑,甚至连他说“有鱼是在天上飞”的这等事情都信了,然而所有的信任却在他弃笔投戎后就开始瓦解,直到他忍着心性寄给他了书信,没有一封被回过而分崩离析。
顾绪之未多说什么辩解的话,只是感叹时光如梭,岁月荏苒,他们都已经不再是年幼的自己了,他们会对任何事情都做考量,权衡利弊。
“哎呀呀,这什么时候才能抄完啊!”简书抄完一页纸后脑袋耷拉在椅子上,罚跪是小,抄书事大,从军之后他拿笔的次数屈指可数。
顾绪之斜睨了一眼简书说:“一遍而已,有何难的,我看你面对更困难的事情都没这么愁眉苦脸过。”
简书:“……”一遍?他爹罚抄都是十遍往上数的,而且现在罚抄十遍的数是勺子的。
“长安,你还是先出去吧。”
顾绪之忽然眉头一横,“怎么,不愿意我在这里了?!”当初使劲往他身边凑的人是谁?
“不是,”简书说,“我想趴着这里在睡会,你盯着我睡不着啊!”
……都这样了还能睡?
顾绪之认输,“算了,你还要抄几次,”他也看出来了简书的苦闷。
“起码要五十次,但我想今天十次就够了,”简
书说,“我爹就是想让我多在山里待几天。”
顾绪之了然,蘸了墨一边写着一边问,“你是不经常在这里待着,我看这山里有些兵卫。”
简书鬼画符的笔突然停滞了一下,轻言“嗯”了一声说,“他们全是之前西北跟我出生入死的兄弟,当初我早就知道你想赐死我,所以我用了一些东西将他们换了出来,没有死在战场上,如果那样被我连累……那是对他们的侮辱。”
即使顾绪之现在心气顺了很多,但也不会说自己当初那些决断是错误的,何况简书私子募兵,的确对他有咄咄逼人之势,甚至在朝堂上与他争锋相对,他的君王颜面何存。
之后俩人一同沉默,谁也不再吭声,即使现在能和平相处,但这件事是他们的死结,现在的状况不足以打开。
一个时辰过后,鬼画符的简书写好了两次,然而顾绪之也替他写好了三份。
“长安不写了,我带你去山里看看风景。”
顾绪之知道他玩心重,但这段时间他看到的简书都是忙忙碌碌东奔西跑的样子,甚至命悬一线……
见顾绪之惶神,简书静静地看着他……
突然简书抓的顾绪之的手臂,“长安,你的手……这是怎么了?”
顾绪之慌忙丢下笔,将手藏在身后,带着尴尬的神色垂目看了简书一眼,“无碍,可能是毒药后遗症,过一会就好了,你不是说要带我去看景色吗?”
按照顾绪之正常的思路,这个时候他应该会说《孝经》还有很多次没抄,而不是去山后。
简书用复杂的目光望着顾绪之,心里忐忑——当初他中的毒比长安严重多了,怎么他的身体没有问题,而长安却不时的手臂颤抖。
是药不对?还是长安身体其他的问题?
不,阿朔说了,不会再捉弄长安。简书从跪着的地方站起来,情不自禁地抱着顾绪之说:“长安,没事的,阿朔医术了得,他一定能治好你。”
顾绪之眼中闪过一抹暗色,“不是要说要去看景色吗,再不走天都黑了。”
“好好,”简书说,“我们走,我爹现在肯定在学堂给孩子讲课,再晚一点可能要撞上了。”
“叫上勺子?”刚说去求情,怎么还没回来?
“啊?不带行不行啊——”
离开屋子后,简书步伐轻快,一点都不像久跪之人,想着勺子之前对跪也不惧怕,想来他们已经找到了跪的玄门之法。
“我们要出山门吗?”转眼间,顾绪之就被带到了之前进山的地方。
勺子蹦蹦跳跳走到他们两人前头,就在山门处直溜地转了弯。
这时简书才道:“不用出,就这里转弯。”他话刚说完,溜得极快的勺子突然又退了回来,目光疑惑地望着山门。
突然他转头大叫,对着简书喊道:“哥哥,庆叔叔回来了。”